锦州解放77周年丨配水池战斗遗址保护中心开展“打卡英雄地——走进锦州战役遗址”研学实践

锦州 更新于:2025-10-21 13:21
  • 立山居士

    为引导少年儿童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锦州解放77周年之际,配水池战斗遗址保护中心联合锦州市古塔区士英小学,共同开展“打卡英雄地——走进锦州战役遗址”研学实践活动。师生代表踏上这片红色热土,在实地探访中感悟初心使命,从英雄故事里汲取奋进力量。

    研学首站来到梁士英舍身炸地堡遗址。苍松翠柏间,两名士英小学大队委员以稚嫩而坚定的声音率先讲述辽沈战役特等功臣梁士英的英勇事迹。随后,梁士英烈士的孙女、配水池战斗遗址保护中心讲解员梁丹丹眼含热泪,将爷爷为了革命事业舍生忘死及家风传承娓娓道来。师生们凝神静听,深刻体会梁士英烈士用生命诠释的忠诚与奉献,真切感悟“士英精神”的深刻内涵。

    新一届大队委员就职仪式在遗址前举行,铿锵誓言与历史回响交织共鸣,士英小学校长勉励队员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实际行动传承“士英精神”,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生们亲手擦拭纪念碑、清扫周边环境,以实际行动向英雄致敬,让红色信仰在劳作中扎根心田。

    怀着对英雄的敬意,研学队伍打卡第二站——配水池战斗遗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有序参观遗址,认真地聆听着“血战配水池”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感受当年战斗的激烈残酷与我军战士的英勇顽强。

    为丰富研学内容,保护中心还联合辽宁工业大学倾心协会心理援助义工团,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团体心理辅导课。课程融合“红色”历史教育与“蓝色”科技创新,将爱国主义、团队协作与科学素养培养有机统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精神与科技的双重动力。

    在“勇炸地堡”环节,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小小的“爆破筒”在空中划出弧线,承载着孩子们对英雄的敬仰与自我挑战的勇气。“无敌坦克”协作环节,各组队员积极讨论战术、默契配合,在实践探索中深刻体会集体智慧的力量。压轴登场的“机械蜘蛛”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通过“意念操控”的沉浸式体验,不仅感受到科技魅力,更在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本次研学实践活动通过整合锦州战役历史资源、联动高校专业力量,将红色故事与青少年喜爱的互动体验、科技元素相结合,让孩子们不再是“被动听历史”,而是“沉浸式悟精神”。未来,配水池战斗遗址保护中心将继续深耕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研学课程,让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青少年成长历程,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图文|王伊波

    编辑|王香朦

    检校|张 冬

    责编|李梦璐

    监制|刘 芳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