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举办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活动

锦州 更新于:2025-10-26 12:51
  • 金猪抖音同号

    【锦州新闻】


    (辽宁区域经济/林娜)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在这个承载着光荣与缅怀的日子里,一场庄严而隆重的祭扫活动在辽沈战役纪念馆解放锦州烈士陵园的抗美援朝烈士园区举行。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新闻媒体集团、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组织、锦州退役老兵志愿者服务队、翠岩镇党委、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凌海市退役志愿者服务队等单位及党员干部怀着最深切的敬意,重温峥嵘岁月,缅怀先烈功绩。

    伴着锦城深秋的第一缕朝阳,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集体肃立向革命烈士默哀,敬献花篮,深切感受革命英烈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伟大牺牲。锦州退役老兵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每人手执鲜花,单膝跪地,以最庄重的军礼向长眠于此的抗美援朝英魂致意。当一支支黄菊花拂过烈士碑上一个个烫金的名字,历史的温度与心跳与新时代共频。


    锦州退役老兵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新立对记者说:“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这不仅是一次追思,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传承。接下来,我们要以老兵的担当和志愿者的热忱,告慰英灵,砥砺前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把先烈们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转化为我们建设家乡、守护锦绣山河的实际行动!”

    翠岩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了活动。翠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明洁表示:“我们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为牺牲的志愿军烈士献上一支鲜花,用我们的决心告慰英灵:今日盛世,如您所愿!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一定倍加珍惜,您们未竟的事业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前行!”

    著名演员张国强,作为国内首部抗美援朝历史大剧《三八线》的主演及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发起者之一,缓步走向英灵墓碑中间。他怀中捧着浸透岁月醇香的陈年佳酿,轻启酒封,清冽的酒香倏然四溢。他双手捧着斟满老酒的白瓷碗,躬身轻洒于英灵碑前:“英雄们,国强向您敬一杯家乡酒……”


    未冷的忠魂已然尝到锦城人民的暖意,未竟的思念已化作金菊的芬芳。张国强对记者说:“今天来到咱们锦州的志愿军烈士陵园,同样看着一个个名字,你就会特别难受。锦州真的是英雄之城,有无数的锦州优秀的儿女,他们在这个解放战争,包括抗美援朝战争当中,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今天这样的幸福的一个生活。我辈将永远铭记,向他们致敬,向锦州致敬!”

    安葬在解放锦州烈士陵园的562位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也曾是有血有肉、鲜活的人!他们,或是母亲久盼未归的孩子,或是妻子望穿秋水的爱人,或是学步幼童口中喃喃的“父亲”……75年前,这562位烈士作为29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分子,义无反顾地离开深爱的故土,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程。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换来新中国此后70多年的国泰民安、和平发展。

    作为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单位,辽沈战役纪念馆解放锦州烈士陵园主任段占军说:“我们充分利用红色基地的基地作用,在重要的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烈士祭扫、纪念和社教研学活动;不断完善烈士信息数据动态化管理,持续推进‘为烈士寻亲’工作;始终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工作,不断挖掘英烈事迹及精神内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继续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英雄之魂从未离我们远去,他们化作了春日的映山红,夏季的接天莲,秋日的红枫林,冬天的漫山雪,在每一缕穿过陵园松柏的晨光中,在锦州这片热土投下精神的坐标。七十五载春秋更迭,鸭绿江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锦绣山河怀抱中的忠骨,持续低语这座英雄城市的铮铮誓言。




    责任编辑 武克敌

    责任校对 杨芳

    审核总编 傅强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